Event Date:
Sat, 2008-09-06
2008年6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合作,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402会议室联合举行了一次主题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博士主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先生担任特邀主讲,来自“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08夏季访问团成员、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政治学系华世平教授、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政治学系郭苏建教授、佐治亚帕里米特学院历史系刘亚伟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学系洪俊浩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谈火生博士、孙龙博士、唐海华博士和徐正源博士出席了研讨会并先后做出了主题评论;同时,讨论会吸引了来自人民大学多个学院的青年学者、博士生、硕士生共20余人参加。
张小劲博士在开场点明要旨。他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通过《中国社会季刊》和《中国书评》等杂志进行了市民社会、学术本土化与规范化,自由主义等公共话题的讨论,实现了1990年代后中国学术转向的历史,并指出该时期主要通过翻译和引进的过程奠定了中国社会科学界能尽早的与国际对话的基础。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全面探讨中国社会科学30年中的发展及其中的外来影响和交流,回顾其发展脉络,展望其未来发展,也迎合了国际上要求与中国在社会科学方面更好合作与交流的走向。此次研讨会是由四位美国华人学者组成的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访问团系列活动的首站,访问团成为中西交流的特殊桥梁。
接着,华世平教授简要对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做了介绍,表明该联合会由中国政治研究学会、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 、国际中华传播学会 、留美历史学家学会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5个成员组织和美利坚大学亚细亚研究所、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美国路易维尔大学亚洲民主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5个相关机构共十个分支机构组成,这些组织通过建立一个网络型组织,从不同的学科重点,致力于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研究。联合会访问团还将拜访国务院发展中心,全国人大及政协、中联部以及社科院等机构,此系列访问活动是意在代表西方华人学界与中国政府沟通,为推动中国发展贡献力量。
在题为“中国社会科学当下的发展状况与未来的使命”的主题报告中,邓正来教授全面论说了中国社会科学近30年发展中的发展特征、主要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使命和面临的挑战。他首先指出,中国社会科学近30年的发展呈现出体制内与体制外两条轨道并行交织、高度互动的特征;后者主要表现为松散而有活力的民间学术研究团体;量多且质高的“以书代刊型”学术期刊以及阶段性进展的系列化学术运动;前者则以越来越正规化的学科科系建制、越来越多的政府资源投入以及导向性科研课题启动为特色;因而在1980年代的中国文化讨论以及后来的“新权威主义”讨论、1990年代初兴起的市民社会与国家讨论、学术本土化与规范化讨论、自由主义和新“左”、新“右”的论战等等,以及这些讨论的后续推进和知识转化,都可以看到“双轨并行”的图景。邓先生认为,这是理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历程的关键所在。
邓教授接着又归纳了深刻影响现今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四个方面因素:一是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完成了“破旧”的使命而未引出“立新”的效果,在开辟了巨大的思考空间的同时却也引发了社会思想发展的失序,进而又有过于西化之虞;二是大多身居高校学术骨干之位的精英正逐步形成为特定的利益集团,进而有可能成为未来改革现有制度设置和反思知识生产的障碍;三是中国的高校制度、特别是对知识生产和传授具有轴心意义的评价体系,使物质利益、名望地位、机构发展和组织生存与学术准则高度混合起来,进而催生了特定的知识生产体系和扭曲的人际学术关系;四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食洋不化与厚古薄今、权势入侵与利益合谋等失衡失范的问题丛生且难有根治之法。
基于这样的判断,邓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近30年的发展对于未来的走向提出了两大挑战,其一是严格的学科化发展导致了学科发展狭隘化、知识学习片面化以及课题研究技能化的倾向,因而无法产生具有原创力的学术大师;其二为目前频密且繁多的对外学术交流未能实现真正的学术国际化。而当下全球化进程的到来产生了反思的迫切性,因为中国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简单地面对西方,相反,需要在全球结构中重新面对世界。而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需要考虑中国在世界结构中的命运,所以当下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使命应先对当下世界结构中的中国进行切实的、实质性的研究,并由此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这又需要从两个向度上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自主性,即在国内向度上学术研究的场域与经济活动的场域、政治活动的场域和日常生活的场域应当有严格的区隔,在国际向度上则要在国际学术圈内形成中国自身的表达体系和独特方式。他强调,这也正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所要做的工作。
到会的各位学者随即各抒己见,对邓教授的发言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都同意邓教授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所做的独道而精辟的观点。学者们主要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路向,认为中国学术不能停留于复制和跟随者的地位,国内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要求中国社会科学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中国社会社会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科学化和独立性方面进行提高。
学者们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学术体制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郭苏建教授认同民间学术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认为体制内外两条轨道的互动是在中国共产党动革命党向执政党、意识形态上非斯大林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发生的。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与当时中国国内国际的大环境相结合的。孙龙博士强调了1998年后体制外学术减少影响中国学术发展,现有体制通过吸纳体制外力量促进学术发展。学者们也提出现有体制单纯依靠加大学术资金投入,反而抑制了体制内学者的研究动力,并未能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准,需要配套扩大学术自主性的空间。
此外,学者们一致认为要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真正实现中国崛起,仍需要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并行,并指出中国社会科学的问题在引进和推出过程中仍存在有待改善的一些问题。郭苏建教授提出由于中国学术这30年在进行时只是复制而没有创新,缺少一套含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学术理念、概念和框架的体系,中国也没有产生自己的学派。目前学术研究的也主要是就事论事,把一切理论引进来,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一任务将依赖各个学科的交融。洪俊浩教授认为现有学术引进过程中缺乏规划、同时翻译规范程度仍有待改进。谈火生博士也以探讨民主进程专题多而泛为例指出目前中国缺乏对西方深度学术研究的引进。这些在引进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大大局限了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此外,中国自身对外交流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刘亚伟教授认为,语言的局限使国内外学术水平缺乏足够的交流,中国应加大将自身的研究成果翻译推广的力度。王国勤博士以自身对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期刊的综述结果为例指出,中国社会科学界目前更多的仍是为世界提供新经验,今后的目标应像西方学界一样侧重于提供新知识。
针对中国学术国际化,学者们认为不能停留于口号,也不能成为活动,而要之其真正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同时,学者们也提出在寻求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时候要防止走向极端,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共同的理念,实现相互的交流。谈火生博士提出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国际化,但通过重新发现中国首先是中国独特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两方面来实现思路的中国化。华世平教授等也提出现阶段国内欠缺西方学术批判的原因在于自身对西方的学习程度有限。唐海华博士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在仍不足的规范化的基础上平衡过度的西方化,并提出要防止本土化过于情绪化,以此来拒绝西方化及抗拒反思和批判体制现有问题。
同时,学者们都认同唯学科化导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大学术家的确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问题之一,应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互相交融。但他们也指出由于学术分工和现实社会发展需要,必然有一定的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员,而且不同学科对特定问题的研究重点的差异实际上也是知识分工的结果。而且,目前中国的社会科学发展即缺乏专才又缺乏通才,因此需要在两方面同时加强。此外,洪俊浩博士还以中国高校中学术近亲繁殖造成了以人际派系取代学术派系来印证邓教授提出的高校利益集团对社会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
在肯定中国社会科学仍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各学者也表明中国社会科学发展3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不容忽视。郭苏建教授提出1990年代一大批海归学者进入体制内,带来了国外的新的理念和方法论,对国内学科的形成、发展和分化,体制建设,系别区分,专业化和博士生的培养等都有好的影响,促使了中国社会科学进入了繁荣和发展。华世平教授认为,中国社会科学30年发展中的问题和缺陷同时受其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所局限,其30年里最大进步在于学术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树立。
本次讨论会气氛热烈,充满争鸣与碰撞,各与会者兴味盎然,最终在参与师生的掌声之中宣告圆满结束。
(潘冠瑾报导)